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政策 >

毕业生一定要收藏的“五险一金”说明书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05-16 浏览次数:

 

企业必须给员工交足五险一金

  《社会保险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职工缴足“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为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用人单位缴纳。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即可退休。

  错误。

  《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话并不是说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就能退休,而必须满足退休年龄的规定方可。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就可以不再缴纳

  错误。

  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是办理退休并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必要条件之一。

  《社会保险法》规定,若按月领取养老金需要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

  ①累计缴费满15年;

  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所以,员工必须得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才能申领养老金待遇。

  退休了就能领取养老金

  错误

  一般要缴费满15年退休时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所以,想退休的时候就能拿养老金,无比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缴费。

  医疗保险断缴三个月即清零

  错误。

  但是参保人停止缴费并不会导致缴费历史清零,但是断缴会的确会造成很多不便,比如在停止缴费的次月会被停止享受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等。

  失业了就能领失业保险

  不一定。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要求包括

  ①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②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③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后不想再工作,能否靠保险金生活?

  失业保险要缴费满一年才能享受,而且也非立刻享受得到。以北京为例,城镇户口人员如果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为:

  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2年的,可领取3个月失业保险金;

  累计缴费时间2年以上不满3年的,可领取6个月失业保险金;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如此看来,靠着失业保险金生活不太现实。

  男职工要不要缴纳生育保险?

  无论男女都要缴纳,不分男女。男职工的未就业的配偶,也可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金中支付。

  生育报销该如何报销?

  因怀孕生育而花费的产检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等都可以通过生育保险进行报销,但是支付方式有区别。

  ①针对怀孕期间的产检费,生育保险基金采取限额支付。

  每次产检费报销限额标准从330元至1400元不等。

  产检费在限额内的,按实际支出报销;产检费超过限额标准的,按限额标准报销。

  详细的限额标准大家可以拨打12333进行咨询。

  ②针对住院分娩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药费等,生育保险基金采取定额支付。

  以三级医院为例:

  产妇自然分娩,可以定额报销3000元;

  人工干预分娩,可以定额报销3300元;

  如果产妇采取剖宫产手术,可以定额报销4400元。

  如果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情况,每增加一胎,定额支付的标准在原有基础上上调10%。

  ③按项目报销

  针对住院分娩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住院的医事服务费,生育保险基金予以全额报销。

  职业病算不上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患职业病的”情况,应当认定为工伤。

  哪些情况属于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这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④患职业病的;

  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③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

  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购买自住住房的。

  2、建造自住住房的。

  3、翻建自住住房的。

  4、大修自住住房的。

  5、离休、退休的。

  6、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

  7、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领取《失业证》的。

  8、外市户口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9、工作调离、户口迁出本市、出境定居的。

  10、偿还因购买自住住房银行贷款本息的。

  11、偿还因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银行贷款本息的。

  12、租房的。

  13、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

  14、职工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

  15、职工家庭因突发事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导致生活困难的。

  16、职工本人、配偶及子女因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