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如何在简历上 巧写实习经历?
一、实习经历在精,不在多
有些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简历要写的多才有优势,恨不得把简历写成一本书。其实不然,简历最好不要超过一张A4纸,如果内容实在太多,也不要超过两张。
你不需要把跟职位无关的经历都堆砌出来,而是应该保证简历中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和目标职位相关。如果你应聘的是程序员的职位,就不要写你在金融岗位等等的实习,即使你认为这个实习含金量很高。因为无关的经历会引起HR的疑问“你到底是不是喜欢投递的职位”,HR会质疑你的职业规划太过草率,没有认真思考。
至于一些实习时间很短的经历,或者兼职打工的经历,这些都不能算作实习经历,不要写在简历上。
二、细节+数据展现你的能力
对于HR来说,简历的真实性要通过对细节的深挖来判断,所以你的简历越是写出了细节和数据,越能让HR信任。
我们看下面几句话的对比:
(1)“我在职期间,负责招聘产品经理职位,参与简历筛选、面试等环节,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2)“我在职期间,平均每天简历筛选300份,推荐简历20份,每天接待候选人5个左右,最终成功获得offer并顺利入职3人,均为高级经理职位,满足了用人部门的需求”。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显然后者更真实,更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细节的叙述,可以表现出自己工作认真,对工作有自己的思考。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喜欢深挖细节,不断追问。如果先在简历上展示细节和数据,既是自信的表现,也不会在面试环节失误。
三、工作内容突出重点
工作内容需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不能用流水账式的描述来写。你需要先用一句话概括你在实习阶段负责的工作内容,比如“负责某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招聘工作”。然后分几个方面叙述具体的工作内容,最好使用项目符或序号来排序,让人觉得条理清晰。
如果做出了一些杰出的成果,也可以做加粗处理来突出显示,从而更容易被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分条叙述不是列流水账,而是把日常的工作按照不同业务条线、不同汇报线、不同项目来分,比如招聘的工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部门来分,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职位来分,或者按照不同时期的主攻方向来分。
在工作经历的描述中,不要忽视条理性,因为一份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的简历能让你能被面试官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