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迅勇:华尔街人才影响中国金融发展
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于2011年8月25日(周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美国华尔街人协会会长陈迅勇在论坛上表示,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前五百大的中国公司,如果高管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在美国金融界工作十年以上经验,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以下为现场文字实录:
七八年前,我们几个朋友觉得做华尔街、尤其做前台交易的,应该有一个平台交流。后来大家把文字放在一起,当时觉得大家应该有一个环境互相交流,但是当时董事总经理很少,华尔街当时认识几个董事总经理,但是渐渐中国人通过很多年努力慢慢上来。今天看了一下话题是讲对中国金融发展,中午的时候陈董事长给大家解释了一下关于华尔街,他非常反感华尔街,原因是投行经常找他,但是我觉得这是一方面,其实华尔街投行是一方面,在亚洲这边、香港这边,大家如果知道做到董事总经理的华人,大部分是做投行的。但是在美国这边,有三百多董事总经理,我不知道任何一个华人做到董事总经理,大部分是做股票、债券、交易,有很多其他的产品,投行只占一部分。四万亿美元5%和投行有关,95%还是在二级市场。
下一个是华尔街人才,举几个简单数字,我想这个概念讲的是华尔街华人人才。因为我也是做了一些统计,华尔街在过去几年经济危机之后,大家听到很多做金融的人回到祖国,数字是多少呢?年初的时候中国一个电视节目,我计算了一下,当时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算,经过过去四年,有1.5%的人平均每年回到中国,1.5%的人回到香港,90人不是因为失去工作回到中国,像杰克这种情况,去年回来是公司给他的一个职位,就是移到亚洲。索索回到中国也是因为在公司业绩优秀、而且对亚洲非常了解才回到中国。
1.5%的数字我指的是高端的、董事总经理左右,主要有两点,第一,大家做到工作十五年以上,一般有家庭、小孩的教育、所以他们很多人回不来。另外一方面和薪酬有关系,在华尔街董事总经理平均年薪1.5百万,相当于有百万年薪,董事80万美元。这个数字相比之下,为什么华尔街给得那么多?举一个例子,在高盛做到董事总经理,一定得给公司赚两千万美元,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他拿出十分之一,让你拿钱赚钱。还有一些和东岸、西岸,他们的海归集中在三四十岁,但是纽约和华尔街大部分是二十五岁到三十岁的华人回中国,华尔街往往是金融为主,加州是技术为主,程序员做到三十多岁会进入瓶颈。
第四,华尔街人、金融人才对中国的影响。再举两个简单例子,一个是有中国最大的基金之一的副总谈过一次,他们每年收益三十亿人民币,他们讲我们公司愿意留住人才,因为金融公司就是人才,愿意拿三个亿雇一百人,封存这一百人,每个人给三百万人民币,但是华尔街董事总经理在一起也只是三四百人。
第二华尔街人才对中国的贡献,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前五百大的中国公司,如果高管十个人,一个人在美国金融界工作十年以上经验,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就说这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