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中学生 >

高考规划不了你的命运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08-20 浏览次数:

 

    我们并不否定高考的合理性,但仍然要指出它对个人命运的控制;我们甚至不否定这种控制的合理性,但仍然要指出有一种更自由的生活值得向往。
    好莱坞出了部新片,叫《命运规划局》,“他们的任务是保证每一个人都按部就班地遵循命运所规划的人生道路去生活,如果有人偏离了设定的路线,‘命运规划局’就必须出面,做出调整。”盛夏的中国,这部电影会让人想起高考。如果世界上真有一个“命运规划局”,高考一定是中国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要说改变中国人命运,你很难找出比高考还重要的事情了。
    因此我们不想故作轻松地告诉你高考并不重要,这过于浪漫,过于不负责任,也完全不符合多数人的人生经验。不管高考有多少不合理之处,对于个体,我们总是鼓励大家勇敢面对,尽力一搏。但糟糕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高考的成功者———哪怕在大学录取率已经达到70%的今天,30%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目光投向成功者:高考状元、满分作文等等,而落榜者则不得不带着“高考失败”的烙印落寞地走向社会,“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一般人们安慰落榜者,或鼓励其东山再起,或建议其另辟蹊径,或开导其着眼将来。这些都有其道理,但我们更想说的是:如果把高考当作成人礼,意味着年轻人从此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导者,那根本无所谓成功与失败。这只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而已,年轻人摆脱高考这样一个共同命运,去寻找不同的自己的命运。无论是继续读书,还是走入社会,这都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时刻,有何失败可言?《命运规划局》的主角是一个幸运儿,他原定的命运是做美国总统,但他在碰到一个深爱的女人并不得不离开之后(按照“命运之书”,如果在一起,他做不了美国总统,她也做不了最出色的舞者),生活变得不再幸福。即便在旁人眼里“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挡不住“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他不幸福,因为他只是一个命运的服从者,而不是一个自由人。对于高考落榜生来说,应该感到庆幸的是,成为自由人的同时,并没有失去一个美国总统的职位。
    这其实是关于命运的宏大命题:谁在掌握你的命运?你该怎样去掌握自己的命运?由此视之,高考是整个社会对于个体命运规模最大的一次规划,把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赶向这个单一的方向。甚至你会发现连填志愿的“志愿”一词都充满了讽刺意味,它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还体现了太多人的意志。我们并不否定高考的合理性,但仍然要指出它对个人命运的控制;我们甚至不否定这种控制的合理性,但仍然要指出有一种更自由的生活值得向往。《命运规划局》中,男主角后来摆脱“命运之书”对他的规划,听从自己的内心,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他所寻找的爱情,其实可以换成另外一个词:梦想,追梦人才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而所谓成功的人生,并不在于做总统,正如我们常说的,过平常的生活也可以做一个成功者。电影中你还会看到,一次微小的事件,可能就将改变你人生的走向,高考再重要,也无法规划你的人生,你还有无数的机会让你成为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由此放大视界,高考不过是这个社会试图规划你命运的其中一件事而已,升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疾病、衰老……你还将接受许许多多的考验,你可能不得不面对许多次失败。在电影的结尾,“命运规划局”的成员说了这么一段话:“多数人都是按照我们设计的人生道路,害怕探索别的道路,但偶尔会有这么一些人,破坏我们设置的重重障碍。这样的人知道,自由意志是一种天赋,只有为其奋斗,才会知道如何使用它。我觉得这才是(命运规划局)主席的真正的计划:或许将来有一天,不是我们制订计划,而是你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