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东一代“狂人”卡扎菲充满传奇的一生
图为1970年1月1日,卡扎菲在埃及开罗。卡扎菲1942年9月生于一个柏柏尔人普通牧民家庭。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并于1970年至1972年任共和国总理兼国防部长。
图为1970年的卡扎菲。卡扎菲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执政后在利比亚提出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洁性”的口号。利比亚原是酒的出口国,但卡扎菲颁布法令禁止酿酒和出售一切烈性饮料。
1970年6月25日,利比亚,班加西,卡扎菲为了纪念美国军队从利比亚境内撤离发表讲话。卡扎菲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刀阔斧地整顿国内的生活风尚。他赶走了英国和美国驻军,关闭了意大利人开的舞厅和赌场。
卡扎菲在非洲乃至中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曾与萨达姆被视为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双雄”。图为1973年7月1日,埃及,卡扎菲在埃及召开记者会。
卡扎菲在其执政的前30年中,热衷于各种激进活动,被美国总统里根呼作“疯狗”,被小布什打入“支恐”阵营。从1972年开始,利美两国仅维持代办级外交关系。图为1973年9月6日,阿尔及利亚,卡扎菲开完不结盟国家会议后离场。
1973年11月18日,贝尔格莱德机场,卡扎菲(左)与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卡扎菲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
1977年,卡扎菲宣布“还政于民”,他废除官僚机构和各级政府,代之以“人民委员会”,自己担任“革命领导人”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头衔。图为1977年9月2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卡扎菲在烈士广场致辞庆祝革命胜利一周年。
1977年12月4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袖亚西尔·阿拉法特(右),卡扎菲(中)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乔治·哈巴什在阿拉伯国家峰会上。
1983年8月18日,莫纳斯提尔,卡扎菲在记者招待会会上讲话。卡扎菲善于演说,讲话从不用讲稿,口若悬河,慷慨激昂,不时挥舞着双手,显示出勇气和力量。
1986年9月2日,津巴布韦,哈拉雷,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与卡扎菲在不结盟运动会以上拥抱。在多数场合,卡扎菲酷爱身着同一颜色的服装,白衣、白裤、白鞋、白头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镶着金边的白色斗篷。
图为1989年5月4日,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卡扎菲出席阿拉伯联盟峰会的开幕式。由于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恐怖袭击,联合国安理会于1992年对利比亚实行全面制裁,在阿拉伯联盟和非洲统一组织要求和斡旋下,制裁于1999年4月5日解除。
1990年8月20日,利比亚,的黎波里,扎菲在记者招待会上招呼记者入座。
1992年4月13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左)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会面。
1995年10月24日,利比亚,SIRTE。卡扎菲在记者招待会上指着一张杰利科地区的地图。
1996年3月22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卡扎菲(左)接受记者采访。
1996年9月1日,利比亚,的黎波里,1969年政变27年纪念仪式上卡扎菲被客人和助手们围绕着。
1997年12月3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卡扎菲、他的妻子(左二)与来自波兰的McCathern(轮椅上的)在他被美国军用飞机轰炸过的房子前。由于卡扎菲的亲自批准,McCathern九年来第一次与她的双胞胎女儿Sarrah(左五)和Jamelah(左四)见面。McCathern的母亲和女儿也陪同在旁。
1998年7月7日,卡扎菲在手术台上接受记者采访。
1999年6月13日,南非开普敦,南非总统曼德拉(左)与卡扎菲在机场奏国歌时行注目礼。这是安理会对利比亚制裁停止后的卡扎菲第一次外交之行,此次南非之行受到了南非总统曼德拉的欢迎。
1999年,卡扎菲意欲建立统一的非洲政府,提出建立非盟政府及“非洲合众国”构想,但未获所有非洲国家认同,图为1999年6月16日,南非比勒陀利亚,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和卡扎菲(右)参加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就职仪式。
2000年4月3日,卡扎菲(中)出席欧非首脑会议开幕式,坐在右边的是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右边为中非共和国总统昂热费利克斯丹皮酚。在卡扎菲执政的后10余年里,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开始缓和,从因洛克比空难遭国际社会孤立,到成为华盛顿树立的“利比亚样板”,卡扎菲几乎经历了一场脑筋急转弯。
2007年5月29日,利比亚,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会面。
2007年12月14号,作为总统的卡扎菲(前)参观巴黎凡尔赛宫。
2008年4月8日,卡扎菲在的黎波里会见乌克兰总统。
2008年8月11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卡扎菲整理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