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动态 >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事件追踪:北大校长为何被误解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08-20 浏览次数:

 

  误解会提高一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增加风险,面对误解,媒体责无旁贷,但人性本身是不完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机器那样,永远不失误,所以不能虚拟一个绝对真实,也不能希望哪家单位彻底来解决它。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让更多的人发声,正如该消息出台后,多家媒体纷纷质疑,这充分说明,众人参与才是最好的纠错机制。

  因“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美国总统不尊重人”,北大校长周其凤陷入舆论漩涡,但事实上,是媒体误解了他的讲话,并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难怪周校长感到“很受伤。”(据《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

  媒体以真实为生命,应坚持客观、中立的准则,该案值得所有媒体人警醒,但也应看到,良好的舆论空间需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只依赖媒体一方,从结构上看缺乏稳定性。

  误解,表面上看是报道失误造成的,但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周其凤先生原来说法同样武断、情绪化,他说“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我就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团糟”,可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马丁·路德·金等不都是世界公民的典范吗?在国际公务员队伍中,美国人并不少,在环保、消除贫困等方面,许多国际性组织是美国公民首倡。罔顾事实,斥为“一团糟”,难免被误解。

  其次,作为名校的管理者,周其凤的表达能力实在糟糕,此前他的大作《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已令人称奇。因为,他的升迁与公开演讲无关,他不用顾虑听众的意见与感受,只要照稿念,一样可以得到整齐的掌声,当一个人的唐突被看成是个性、粗疏被看成是豪迈、木讷被看成是诚实时,这就增加了被误解的可能,那么,周校长是不是应主动提高表达能力呢?如何才能提高?

  第三,就算认为“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不过一种个人意见,无需小题大做,因为思想无禁区,可引起轩然大波,说明大家是从“立场”角度来解读,有立场当然好,可处处是立场,谁还敢说不同观点?有了这样“立场紧张”的氛围,误解便会常态化,要化解这种紧张感,就要思考它是怎么形成的,谁该迈出第一步,权力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误解会提高一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增加风险,面对误解,媒体责无旁贷,但人性本身是不完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机器那样,永远不失误,所以不能虚拟一个绝对真实,也不能希望哪家单位彻底来解决它。

  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让更多的人发声,正如该消息出台后,多家媒体纷纷质疑,这充分说明,众人参与才是最好的纠错机制。大环境更开放,情绪化思维会更少,管理者就会更注重沟通,公众意见才会更少被立场所扭曲,这才能在根本上减少误解。

  蔡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