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职技学院"走园教学"实现教学育人双赢
每个周五早上,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庄燕燕,都要赶到金华市机关婺江新村幼儿园“上班”。这是学校给他们安排的“走园教学”实践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大二的学生,每周利用一天时间走出校门,在当地10余所幼儿园接受规范的保育辅导。
在幼儿园,庄燕燕和她的同学们既是教师又是学生。说是教师,因为她们管着一个幼儿园的中班;说是学生,因为幼儿园的教师都是他们的师傅,此外还有金华职院的带队教师也不时地在指点他们。
在金华市机关婺江新村幼儿园,金华职技学院的带队教师陆丽华正在点评学生们上的3节课。陆丽华说:“刚开始上课时,学生会有些紧张,声音都会颤 抖。但现在情况却越来越好。”庄燕燕则表示,这段时间下来她印象最深的,是学到了很多从书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东西。“家长拿药过来,老师要及时登记在册; 分餐时,一定要孩子自己动手拿,绝不帮忙;孩子离园时,老师也要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时的情况。”
金华职技学院师范学院院长、“走园教学”项目负责人成华告诉记者,“走园教学”是该校学前教育专业针对当前幼教师资培养学用脱节、院园隔离等问 题而特别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训互动的课程实训,教学形式从“纸上谈兵”到“全程实战”,教学方法从专业教师的“单向填充”转变为幼儿园教师、专业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内容紧跟幼儿园教改的步伐,同时将更多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带到幼儿园。
据了解,在“走园教学”过程中,以实践幼儿园为单位组建“走园教学”指导教师团队,由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师、教育学或心理学教师、技能教师与 幼儿园教师共同组成。“走园”教学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照“教师提供方案——教师提供辅助素材——学生独立设计方案”的进阶实施各类保教活动。第一 阶段由教师提供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学生针对幼儿开展适宜性调整,而后进行实施与反思;第二阶段只由教师提供目标与素材,学生根据教学对象进行过程的 设计、实施并反思;第三阶段让学生概括幼儿的需要,独立设计与实施各类活动。
“我们安排那些有经验、高职称的教师当他们的师傅。”婺江新村幼儿园园长于红卫坦言,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既能让学生加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还能促进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对幼儿园的发展和学校的人才培养,都是双赢。
金华职技学院院长王振洪表示,近年来,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以及幼儿园“小学化”等现象引起全社会关注,这些问题折射出优质学前教育 资源的匮乏以及分布不均的现状,其症结就在师资。未来1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70%,在园幼儿将新增1400万人以上。如果按国际通行的 10∶1的生师比计算,将需要新教师140万,平均每年新增10万人,学前教育师资缺口很大。通过“走园教学”这种教、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教学,能够培养 出理论和技能兼备的优秀幼教师资。
金华职院学前教育专业从2006年开始探索“走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今已经走过了6年。6年来,参加“走园教学”实训的学生超过1700 人,参与合作的有婺江新村幼儿园、金华市机关幼儿园等10多所基地幼儿园。“走园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的充分肯定。
据统计,金华职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09届、2010届、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均处于学校各专业前茅。2011届毕业生教师编制 考试通过率为20%,2012届毕业生教师编制考试通过率为23%,均高于同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