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大学生 >

录取通知书乱象丛生 高校应把好生源关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08-20 浏览次数:

 

  【帮考网讯 记者阿津】2011年高考已经结束,全国各地的高校正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录取工作,考生也正翘首企盼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然而,在此“秩序井然”的背后,却出现了种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乱发、“预录取”、交钱后才给通知书等不良现象的层出不穷,使本该沉浸在喜悦中的考生与家长充满了困惑。面对高校录取的种种啼笑皆非的现象,帮考网记者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帮考网配图

  录取通知书乱象丛生

  近日,居住在北海市的赵先生被一件事弄得哭笑不得。原来,其去世十年的父亲竟然收到了一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据赵先生描述:10多天前,他家收到一封来自“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培训中心”的信,收信人署名是他的父亲。信里面是一份该大学“军校教学部”的录取通知书。“赵××同学,你已经被我校录取。请你于9月5日至9月8日到校办理入学手续。”落款是“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培训中心军校教学部”。赵家现在对自己地址和姓名无端外泄充满疑惑,更对已去世并撤销了户籍的父亲收到录取通书而困惑不已。

  无独有偶,合肥的一位68岁大爷也收到了一封录取通知书。不仅如此,安徽肥西8位连字都不识的农村妇女也收到了通知书,被广东珠江技师学院录取。录取通知书被如此荒唐地发放,显然是某些高校在诈骗招生。这些现象不禁让人深思:在当今时代,大学院校比比皆是,考生与家长该如何避开不良高校的录取困扰,又该如何应对“形形色色”的招生陷阱呢?

  相关阅读:随着考生们陆续接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有的人会收到好几份录取通知书,还有的人都一把年纪了也有学校主动录取,其中就包括六旬老人农村妇女。

  招生录取防陷阱

  今年许多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玩起“个性”:南京理工大学用“淘宝体”、北京大学附带游戏光盘、中山大学教授手写篆体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提高生源“无所不用其极”,也让收到通知书的考生大开了眼界。

  但是,小编提醒广大考生与家长们应注意辨别录取通知书的真伪,谨防非法分子的招生陷阱。当家长考生们收到一些与现实状况不符的录取通知书时,应及时与相关学校的招生办联系,以防被“空头学校”所忽悠造成严重损失。在招生陷阱下,那些不具备招生资质的办学机构,根本不在国家高等教育的序列内,为蒙蔽考生,它们往往会搬出一些名校的牌子,实际上却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如果家长与考生遇到有通过虚假宣传、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违规承诺等此类似情况,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高校应把好生源关口

  录取通知书的乱象,与部分高校不择手段抢生源的违规行为息息相关。这不仅会影响考生的前途,同时也会败坏的高校的声誉、影响院校的发展。高校应从教学质量上、生源质量上着重入手,生源质量问题是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是能够直接影响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所以,认真的研究、解决生源质量问题,是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

  高校对生源的盲目扩充只会是适得其反,所以入学生源质量不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此,高校应制定相对稳定的招生政策,不应因招生数量变动而变化。对生源学历资格以及相关知识的要求,应相对稳定。在思想上也应正确处理生源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切忌“饥不择食”给不法分子以可称之机,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就得不偿失了。

来源:帮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