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公务员可查的财产公开实为倒退
韶关始兴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同为广东省委确定的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区域。广东省人大代表、韶关市委书记郑振涛透露“始兴试点”的内容,称此次公示范围限定在党内,春节后,韶关始兴县的公务员可通过内网查阅当地526名官员的家庭财产信息。(1月27日《新快报》)
在最近的地方两会上,官员财产公开被公开讨论的次数无疑是历年最多的。这一被无数国家实证有效的反腐败“国际惯例”,在全社会早已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能否突破少数腐败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似乎越来越有了打破长期停滞走向迈步前进的希望。其中,广东省先是提出在三个地方展开试点,随后又提出要到港澳等地考察官员财产公开,被公众寄予的希望因此也最大虽然,官员财产公开有没有必要再搞试点,有没有必要专门派人去港澳等地考察,都很值得商榷。
然而,从“始兴试点”的设计来看,不得不说这样的官员财产公开试点,相比国内其他地方已经有过的尝试,非但毫无进步可言,反而是个退步。事实上,“始兴试点”只是玩弄了一个文字游戏而已仅在党政内网公开、仅公务员可查的官员财产公示,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员财产公示。它无异于将反腐败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于体制内部的自查和官员内部的“内讧”,而对国民参与监督的好意却一概拒绝。对于官员财产,公众似乎完全没有知情的权利,更遑论参与监督了。
放眼全国,类似的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已经有过很多,比如新疆阿勒泰、湖南浏阳、浙江慈溪、四川高县、浙江磐安等,都曾有过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在受到舆论好评的同时,结果却大多因为人事变动或其他原因而偃旗息鼓。相比之下,韶关始兴设计的“内部公开”式官员财产公示,无疑是其中最差也最无趣的一个,自娱自乐之余,反而劳民伤财。
众所周知,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而言,最为需要的不是试点,而是决心。“仅公务员可查”,不就是不愿意对公众公开财产吗?“始兴试点”再次证明,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需要的不是慢腾腾地试点和频繁地去各处考察,全国人大应该早日就此立法,官员财产公示必须是一个决心很大的整体动作,只要留有权力特区,倒退曲线几乎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