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少年进网吧 原本不必言“请”
对付小孩的坏习惯,比如网瘾,你会怎么办?湖南邵阳的一对家长,和孩子商量了个办法:在网吧贴告示,把孩子的名字和照片一同公布,“请禁止他上网”。
所谓瘾,就是一种病理性或心理性依赖,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去戒除网瘾,难度可想而知。这一则“禁网”告示,既是少年的无奈,也是家长的无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为父母,未必不知道去保护孩子的尊严。作为少年自己,未必就没有自尊。
到网吧去贴告示,固然是置孩子的尊严于不顾,在另一个角度却也未必不是一种可叹的哀求。“请禁止他上网”,请网吧业者代替父母看紧孩子使他尽量不越雷池。若要批评父母,仍然可以找到理由,你们的看护责任,奈何要开网吧的替你们履行?可父母毕竟无法24小时贴身监控孩子,他如果真的想去网吧,总是能够找到父母留意不到的那一刻。
父母请求网吧业者阻拦孩子的进入,在法律上其实是有道理的。无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都白纸黑字规定了,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将未成年人堵在网吧门外,这是网吧业者合法经营的底线之一。网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可处1.5万元以下罚款,直至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
禁止少年进网吧,原本不必言“请”。现在,法律规定的经营者义务,却要靠孩子与他的父母贴告示、发请求,是不是展示了某种现实与应然之间的反差呢?纸上写的东西都是理想的,现实中的执行又是另外一种状况。若执法真的很到位,父母在网吧找到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用说更多的话,直接打电话向监管部门举报,等待后者前来罚款、整顿就是了。
正因为现实中没有如此雷厉风行的执法,所以才会有孩子们在网吧中沾染了网瘾,然后继续在网吧里消耗青春。在这一纸告示面前,应当感到耻辱的是那些一心逐利的网吧业者和睁只眼闭只眼的监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