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才理论 > 人才资讯 >

向这样的“花姑娘”说不!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08-20 浏览次数:

 

    

在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有一个旅游项目,游客扮成侵华日军攻打村庄还抢“花姑娘”,据当事人介绍,这是游客们的自主决定。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参加此旅游项目的几个中国青年对自己的扮演的形象并不在意,而且还乐在其中。面对这种行为,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历史教育真的能深入人心么?”

多年来,我国对青年的红色教育从未放慢过脚步,从小学开始,课本就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要以史为戒,然而,侵华日军的暴行却成了当今的笑柄,历史的残酷却被一些青年远远的抛在脑后,用近乎调侃的方式为历史抹上污点,历史的尊严在这些“90后”眼里变得苍白无力,凡有良知的中国人无不为这种行为而悲叹。

   

反思自身教育,我们发现,原来所谓红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还要用多种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但坚持方式的多样性,并不代表要放弃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单纯向商业化目的转变,只能使教育的意义逐渐淡化。所以,打着教育的幌子经商是极不可取的。

要让青年人懂得“什么叫尊重历史”。纵观世界各国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我们发现“尊重历史”是各国教育的根本准则,“尊重”这个严肃的词语,在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问题上更加重要。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将历史的残酷性作为调侃的对象,都是对历史的蔑视。

当多数网友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那几个90年代出生的孩子时,相关当局是否也应该对“红色旅游”景点的监督不力的问题引起重视?对国民的“历史教育”不禁要从“90后”的孩子抓起,还要从那些仍将历史抛于脑后的成年人抓起。因为事实告诉我们,教育是需要不断强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