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下跪劝学生好好读书 评:不下跪的教育可以有
5月2日,一所学校的杨校长突然跪倒在全校700多名学生面前,流着泪劝学生们要好好读书。顿时,在场的师生都被惊呆了。(相关报道见A08版)
别说现场的学生,就是咱们这样隔了好长时间好远距离的报纸读者,也一时惊得魂不守舍。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先得分析一番那个“场”。不仅仅是指现场,还指文化习俗什么的。中国的文化习俗,把下跪这事儿看得可紧要了。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其实女儿膝下照样有。什么只跪天地君亲师,现在连这些也统统不跪了。或许是关于下跪的记忆过于沉痛了,所以直到今天中国人对于下跪还保持着异乎寻常的警惕。
其实,最初的时候,跪和坐是一个动作。直到后来中国才引进和再发明出椅子,这之前中国人的坐和跪基本上是一回事。后来,尊者坐在了椅子上,下跪成了卑贱者的专利。或许是为了显摆自己有椅子坐,尊者们特别喜欢让人下跪以衬托自己地位之高贵。再接着,下跪就脱离了礼节的需要,成为一种社会化了的羞辱刑。支配者往往会对被支配者大喝一声,给老子跪着。于是,跪就成为一种让人反感的动作。
话说,我丝毫都不反感杨校长的真诚。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在学生当中进行一次励志教育,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之心和学习激情。目的很好,我相信读者诸君也会完全赞成。但是,问题可能就出在达成这种目的的手段上。难道就一定得下跪不成?不下跪就没有办法励志吗,或者说,是不是校长一下跪,学生就忽然感恩了,忽然激情了?这些要素之间,恐怕很难产生因果的逻辑关系。
学生惊呆了,那是因为下跪这种事情实在太刺激了。他们被吓着了,需不需要心理干预一下,恐怕真得问问大家。鉴于校长的一片善意,如果学生们并没有因此导致不良后果,我觉得对这位校长的关于教育手段的实验,还是应当保留某种宽容。下跪若无效,还是尽量免礼平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