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招聘升级 银河证券人才队伍建设显成效
为打造一流的经营管理团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跑赢大市、争先进位,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近日公开宣布,面向海内外招聘7名高级管理人员及2名高级业务助理。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到来,该公司已在国内外数家主流财经媒体的醒目位置刊登了招聘公告。
市场化招聘层级不断提高
据知情人士透露,如此大规模的从海内外招聘高级管理人才,不仅对银河证券来说是第一次,在国内券商中也并不多见。这意味着继去年大力引进保荐代表人、品牌分析师之后,该公司市场化招聘范围进一步扩大,且招聘人员的层次也明显提高。
该公司刊登的招聘公告显示,此次招聘将面向国内国外人才市场同时进行,招聘的具体岗位包括:7名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业务总监3名(分别分管股权融资业务、固定收益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首席财务官1名、首席人力官1名、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1名、董事会秘书1名,2名高级业务助理将负责协管经纪业务。最终录取者薪酬待遇包括:固定工资、业绩花红、福利和中长期激励。固定工资根据市场薪酬水平、公司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的策略定位等确定。业绩花红与公司和个人绩效挂钩。也就是说,银河证券将对这些高级管理人才实行市场化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聘只是银河证券去年以来系列市场化招聘活动之一。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公司已先后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选聘了为数不少的保荐代表人、投资主办人、营业部负责人等公司业务发展急需的骨干人才。同时,该公司还在研究与机构销售交易条线积极推动市场化MD制改革与试点工作。截止今年6月底,该公司研究部已引进包括首席经济学家等二十多名品牌分析师及其团队成员。此外,为做好投顾人才储备,该公司去年底启动了“青年英才计划”,并最终吸引到100多名品学兼优的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开始显现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入合适的人才十分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因此,银河证券不仅建立了基于绩效表现和人才市场竞争需要的薪酬动态调整机制,还重在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建设,在改善办公环境、业务培训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
据知情人士介绍,对于市场化引进的业务骨干,该公司坚持在薪酬待遇、绩效考核、业务培训、职业规划等各方面完全进行市场化对标,使这些外部引进的骨干人才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正因为如此,市场化招聘的推进,在大大提高了银河证券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的同时,也开始为该公司带来良好的市场反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仅以研究与机构销售交易业务为例,前期市场化引入优秀分析师对该公司研究业务的提升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基金公司对银河研究的认可度迅速提高。
日前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老牌券商都在加紧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化招聘,成为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证券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通过市场化方式招聘高级管理人才,不仅可以提升证券公司管理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其业务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银河证券是2007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公司在收购原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资产基础上设立,在全国设有219家证券营业部,拥有金融证券服务全业务牌照,全资拥有银河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银河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控股银河期货有限公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资)。公司是国内证券网点最广、规模最大、客户资产最多、服务客户最众、影响最深远的证券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