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两会话题丨四位来自重庆的代表和委员 如何“触网”“用网”听民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03-25 浏览次数:

 

近平总书记要求,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落实总书记要求,常上网看看,重庆的领导干部做得怎么样?本次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就采访了来自重庆的代表委员中的官员,听他们讲一讲他们“触网”、“用网”听民意的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委、市政府信访办主任徐代银:

信访材料“包包揣”变“网上放” 年内争取实现视频接访

△全国政协委员、市信访办主任徐代银

说起利用网络服务工作,“60后”徐代银并不陌生,用起来也很顺溜。目前,重庆的信访工作,让群众的信访材料从“揣进包包”,变成了放上网络。在重庆偏远的村居、街镇,还为老百姓“聘请”了免费的“网上信访代理员”,帮助不懂打字的居民们通过网络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

“现在用电脑上网都不流行了,大家开始用手机上网,用视频聊天。”跟女儿学会了用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的徐代银,准备今年将服务群众的政务平台,从“网上”搬到“掌上”,并计划年内,在我市各个区县实现视频接访,“每个信访办领导轮流通过视频方式,与偏远地区的老百姓面对面,直接聆听他们的信访问题。”

便捷透明

从网上信访到掌上信访

目前,我市已经搭建起了“网上信访”平台,实现了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一网式”管理服务。

“我们已经把信访材料‘包包揣’变为了‘网上放’,这样老百姓不仅少跑了路,而且问题办理的过程,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高效、阳光、透明,让老百姓的满意度超过了99%。”

徐代银说,2017年,我市信访部门受理的网上信访数量已经占到了全市信访数量的50%左右。

“我从手机新闻客户端查到,2017年我国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6%以上,并且还在继续增长。在家上网不时兴了,那么我们就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情况、满足新需要,将服务群众的政务平台从‘网上’向‘掌上’延伸,拓宽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打造便民利民的‘掌上’网络服务平台。”

徐代银说,今年,重庆市信访办将加快升级建设“掌上信访”服务平台,争取在年内让这个更加便民的平台投用。

服务贴心

代理员帮忙上网提意见

徐代银发现,有些身边的同龄人并不太会使用网络,“我身边的同龄人都这样,那么那些偏远山区的留守老人们更是没办法使用这个网络平台了。”

怎么办?徐代银动起了脑筋,在相对偏远、落后的村居、街镇,通过明确专兼职人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行代理工作机制,“零距离”服务群众,使这部分群众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网上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和得到办理结果。

这一举措效果如何?来自我市信访办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市、区县信访办接收通过代理方式提交的网上信访已占网上信访总量的60%,“不能让不会打字,住得偏远,成为老百姓投诉的‘拦路虎’。”

在有人看来,信访工作已经变得方便、快捷、有效。但徐代银却在此时要求信访办的工作人员们慢下来,这种“慢”不是处理问题慢,而是指做到“线上”和“线下”工作融合,不能因发展网上服务而疏远了党政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徐代银说,党政机关通过网上受理办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但还要更加注重网下的沟通、协调,重要问题要实地走访、察看,办理情况要适时进行回访,确保把工作做到深处、实处,以真挚热情的服务和解决问题的实效取信于民,让网上群众工作在网下开花结果。

视频接访

让政府和百姓心贴得更近

徐代银还发现,现在视频网络逐步流行起来,“视频让网络不再那么冷冰冰,而是变得更为鲜活起来。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让接访工作也这样鲜活亲切呢?”

于是,徐代银又有了新想法,“今年,我们还将建设视频接访平台。”

目前,重庆38个区县的视频接访平台已经开始建设,今年内,信访办的领导干部将每天轮流通过视频,接待区县群众的投诉建议。

徐代银说,面对面地聆听老百姓的诉求,给予老百姓语言和表情动作的互动,会让老百姓更加“暖心”,让政府和老百姓的心贴得更近。

“我们计划在今年内上线视频接访平台,三年之后,这个平台将覆盖我市的各个街道和乡镇。”徐代银说,届时,信访服务大厅将无缝对接到街道乡镇之中,成为“全天候、近距离”为老百姓服务排忧解难的好帮手。

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周少政:

爱“潜水”,看看网友意见部门办得怎么样

△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周少政

涪风论坛、涪陵发布微信公众号、爱涪陵APP,这些是周少政每天必看的网络平台。上班前半小时、下班后1小时,他几乎每天保证了这样网络浏览习惯。

周少政说,不仅要经常上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回到涪陵后,他还将与网友见面,召开以乡村振兴、城市管理为主题的网友座谈会。

倾听“网上民声”

多渠道搭建问政平台

网民也是市民,有的时候网上的声音更真实也更直接。

今年初,周少政刚到涪陵工作,每天都要浏览涪风论坛等网络平台。不光是看,对于“网上民声”,他还要及时回应。

1月12日,网友“WX12345”反映自家“燃气太小”,不能正常煮饭炒菜,而且影响使用热水器。看到这一消息,周少政作出了批示:天然气涉及民生问题,要做好调度,相关部门要做好协调。

批示由区委督查室转给了燃气公司核实处理,这位网友反映的问题也及时得到了解决。

1月15日,周少政就看到了办理的回复,燃气公司还多渠道购进天然气,加大了末端改造的力度。

今年1-2月,周少政对“网上民声”反映的重要问题作出批示12次。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周少政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关注涪陵的各网络平台,在网上“潜潜水”,除了关注“网上民声”,更要看区内各部门是否及时回应了网民的关切,回应是否让群众满意。

周少政说,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是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对于“网上民声”要及时安排责任单位按照事项办理反馈机制进行核实处理,并督促落实情况,着力发挥网络在知民情、汇民智、重民生、解民忧中的重要作用,拓宽群众工作渠道。

在涪风论坛政网互动板块,网民反映的内容会分到各个部门、乡镇、医院、学校、企业等,比如涉及交巡警、卫计委的都有上千条。周少政介绍,目前涪陵已在政府网、巴渝传媒网、涪风论坛、爱涪陵APP等多渠道搭建了网络问政平台,全方位接受网民网上咨询、建议、投诉和监督。

建设三大机制

推进干部群众良性互动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周少政说,目前涪陵区正逐步完善交办机制,针对不同媒体形态,将收集到的网络问政事项通过书面交办函、微信、QQ、电话等形式,交办给相关责任单位,要求1个工作日内回复。

此外,还建立了三大机制:

督办机制。区委网信办全程跟踪督办,重要情况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督办。

通报机制。每周收集汇总网络问政事项回复办理情况报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每月进行全区通报。

考核机制。将网络问政事项回复办理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考核内容。

周少政说,通过逐步完善交办机制,以推进干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为出发点,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此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网络监督的作用。

乡村振兴城市管理

请网民来谈建议

周少政说,下一步,涪陵区要进一步用好用活网络问政平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摸清社情民意,找准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办法。

在加大办理力度方面,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事项交办督办、通报考核机制。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理、有理必查、有查必果。切实把网络问政打造成为解决基层问题、满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利渠道,真正让群众见诚意、收实效、得实惠。

参加完全国两会,周少政回到涪陵还将与网民们见面,研讨乡村振兴、城市管理等。他说,要与广大网民交朋友,打成一片,充分尊重、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强:

三个微信群 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阵地”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强

在王新强的微信中,有三个置顶的微信群,分别是“民革市委五届咨询委”、“社情民意一组”、“社情民意二组”,只要是这三个群里发的内容,王新强都会一条不漏地看,“我们通过这些群来收集社情民意,大家也通过这个群来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王新强说,正是这三个微信群里成员的“集思广益,使得我们民革重庆市委在2017年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中,采用总量和得分,在各民主党派中都拿到了第一。”

节省时间产生碰撞

喜欢用网络收集民意

曾任重庆大学数理学院副院长的王新强说,网络是他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之一,“网络时代,我们手机拿出来,马上就可以上网,非常方便。方便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用。有这么大的群体,网络理所当然就成了我们收集信息的渠道,无论什么工作,都离不开网络。”

之所以只是渠道之一,“是因为网络来收集后,我们会作为一个参考,再寻找到一个关注点。网络是给我们提供信息的,我们把这个信息收集到了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王新强所说的研究,“就是把大家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网上建立的社情民意群和工作小组,发给相关的同志,请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通过网络,我们生活、工作在各个区的成员们,不必到处跑,就在网上通过微信群交流,把自己看到的、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节省时间不说,相互之间还能形成碰撞,产生火花,更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

王新强说,这就是他喜欢用网络来收集社情民意的原因之一。

建信息群收集民意

还要讨论整理形成建议

被王新强置顶的3个微信群,每个群有几十个成员,“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在网上收集信息。比如说我了解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就可以通过网络,把这块的信息大量地收集过来,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整理出一份大致的建议,提供给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再进一步的完善、加工、上报。”

2017年10月,“民革市委五届咨询委”一位成员在网上发现,“我们周边的几个大城市,比如武汉,比如成都,在吸引人才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现在我们重庆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当这位成员把收集到的信息、自己的看法发到微信群里时,“大家都讨论开了,都在说在吸引人才方面,重庆该怎么做?有些人会说吸引标杆人才,发挥蝴蝶效应,他们可以‘呼朋唤友’来重庆;有些人说可以高薪引进;有些人则建议利用好重庆的公租房。毕竟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住下来安心工作是很有吸引力的。”

王新强说,那几天,群里的信息多达数百条。

大家讨论几天后,形成了初步的建议,“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提供一些低租金,甚至是一定时间内免费的住房,吸引大学生过来创业就业。”在初步建议的基础上,“我们还找到相关部门了解重庆目前的人才政策,最后形成了3页左右的一份社情民意。”

最近,王新强从民革中央得到一个信息,准备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中的运用,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尾气排放,同时也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他把相关的情况发到“民革市委五届咨询委”群里面,大家积极发表意见,“我们在收集了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研,在2018年重庆两会上,这份建议最终成为了民革市委的集体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

每次到基层调研 微信好友都要增加好几个

△全国人大代表、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

在来北京前,全国人大代表、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的微信里又多了几个微信好友。

“这些都是我在调研时,微信‘扫一扫’加的居民和村民。”蒲彬彬说,每次到基层调研,自己的微信都要增加几个好友。

刷微信朋友圈、上网看网友发帖和评论,已经成了他了解民意的重要方式。

微信朋友圈吐槽

引起了他的关注

“大数据、信息化让服务群众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蒲彬彬说,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

蒲彬彬一边说,一边打开了自己的手机微信,“你看这两张图,发现区别了吗?”两张照片都来自他一个微信好友。这个微信好友是他前不久到社区调研时,加的一位居民。加了微信后没过几天,这位居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一张照片引起了蒲彬彬的注意。

照片上的几棵树,是这位居民所住小区开展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后种植的新树。“他在朋友圈里吐槽,说这几棵树种的位置和效果不是很好。”蒲彬彬说,从照片上看,的确有这个问题。于是他通过微信向居民了解具体情况,随后把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经过现场核实,小区种植的部分新树的确存在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相关部门立即进行处理。

居民对整改后情况很满意,又拍了一张照片发朋友圈。蒲彬彬看到后,也点了个赞。

“有什么问题

可以在微信上给我说”

“有时候,和群众面对面时,他们有的话不敢讲。加了微信,可以听他们说更多的心里话。”蒲彬彬说,每次到基层调研,他都会主动加几个群众微信。一方面可以让调研更加深入,另一方面也方便以后和群众沟通交流,了解更多情况。每次加完群众微信,蒲彬彬都会说一句,“我们成了好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给我说。”

过去一年,蒲彬彬的微信收到了群众反映的10多个问题。“不少问题都是平时现场调研时不容易发现的。”蒲彬彬说,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他都会立即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和解决,并跟进问题解决的情况。

蒲彬彬每天还会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好友的动态。看到微信好友的生活越来越好,蒲彬彬会给好友点个赞;看到微信好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蒲彬彬也会尽量想办法帮忙解决。

“群众在网上发出声音

干部也要在网上有回音”

蒲彬彬说,垫江县对网上收集民意一直很重视,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网上收集民意的工作机制。网信部门收集的民意及时交办给相关部门办理,并进行分析和督查。

“我们要求相关部门不仅要正面回复,还要主动联系网民进行核实,解释原因。”蒲彬彬说,群众在网上反映的问题,如果相关部门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都要被追责,“如果一个问题反复被群众反映,也说明部门解决问题还不到位,也要被问责。”

蒲彬彬说,通过网上收集民意,垫江县政府部门的一些工作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以前有不少群众在网上反映低保公示不全面,我们就对低保的公示制度进行了改进。”蒲彬彬说,通过改进,低保公示的内容更加全面,“通过改进机制,政府花的钱没有增加,老百姓的满意度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