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漫画创作“人才”不可或缺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的漫画创作逐渐升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漫画创作者和专业创作公司,初步形成了金字塔型人才梯队,但大部分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只有少数漫画家开始组建工作室,招募编绘助手和经理人,进而发展成为专业的创作公司。
【日本】
在日本,有许多专业的漫画家。“要成为一名漫画家,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郑自力介绍,首先他们要拿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种比赛,拿到名次之后,在各大杂志上连载,连载有了很好的反响后,才能出单行本,继而作品才会被改编成动画。在日本,最知名的漫画家,年薪可达3100万美元。
【中国】
国内缺少专业的漫画家,而且也没有专业的学校或专门的专业来培训这方面的人才。在国内画漫画的,一般都是个人兴趣爱好,能坚持下来的,本来就比较少。关键是他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出版社给他们的稿费远远不及他们所创作出的价值,而他们往往连饭都吃不饱。大部分人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改行。目前,国内的漫画家是一个松散的弱势群体。
【借鉴和弥补】
王总监是郑自力最得力的助手,也是他第一个招来的员工。郑自力从网上看到了小王的作品,感觉还不错,便主动联系他。
郑自力坦白地告诉小王:“我现在做的事,就是找到国内和我志同道合的漫画家,先让他们吃饱饭,努力创造出优秀作品,接受市场的检验。”
二人一拍即合。小王又介绍了两个新队员加入到这个团队。“等到这一切都成熟之后,把漫画产业化,定时定量定集,有可能采取出版成册,到市面上销售的形式;也有可能在网站上免费连载,从中插入软广告的形式。”郑自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