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大学生 >

老师布置另类作业:开微博以粉丝多少论成绩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08-20 浏览次数:

 

大学课外作业,不以论文、调研为主要形式,而是要求学生开通微博,学期末以粉丝数论成绩。12日,一条关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媒体系新学期布置另类作业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关注。“看到一则微博,不知是否属实,向杨溟老师求证:南京大学最近做了一项有关新媒体的实验。该校金陵学院新媒体系的新生,今年开学后被布置了一项别致的作业:每个人开通一个微博,学期末以粉丝数论成绩。粉丝数达到500的,及格;2000名,良好;3000名,优秀。”12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在其微博上“曝光”了金陵学院新媒体系的另类作业。

随后不久,媒体人董崇飞也在微博上发布了类似的一条博文,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被转发近千次。昨日,通过拥有200余万粉丝的潘石屹再次播报,更是将“微博作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被转发两千多次,评论近千条。

让学生开通微博,并将在学期末以粉丝数论成绩。网友对这一另类的作业评价褒贬不一,不少网友开始叫好,认为符合新媒体教学要求,有创意。网友“Woncl互动营销酱菜”说,“学校这样布置作业真是不错,对社会和学生都是一种负责的表现,这样学生出来后马上学以致用”,《青年时报》社长兼总编辑章丰更是直接抛出橄榄枝,“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推荐给我们。”

新闻观察>>>

创新未动为何质疑先起?

这样的创新,免不了遭到网友的质疑。奇怪的是,不少学生可能作业还没开始做,网友倒先疑心重重地焦虑起来:个别学生会花钱购买粉丝,或者为博关注而“不择手段”。

网友质疑:学生可能会造假

前者以任志强为代表,其在微博中表态,“开(课)为鼓励实践,后为鼓励造假。”言下之意,是学生会为了学习成绩,购买微博粉丝,或者骗亲戚朋友加入其粉丝团。

而后者,则用小月月举例认为,学生可能为了博出位,“不知又要引发多少‘小月月”事件。”资深媒体人洪晃也认为:“这……我觉得戏过了。”

这真如鲁迅笔下的人一样,孩子刚出生,就急着说他要死。

回应:创新需要长时间考验

对于网友第一种质疑,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媒体系系主任杨溟早在12日,就在微博上回应了微博作业一事:微博作业是媒介融合课的学期课外作业。不止看粉丝数,还要综合微博的质量、效率等。

而对于第二种质疑,杨溟也给出了回复,“如果成为热点,我就认为他是成功的。但成功的营销不等同于价值观的所谓优秀。”但却并不认同靠发出位的东西来提高关注度。“那样学生将会自食其果。”

昨日,记者联系到杨溟,想就微博作业一事进行采访,但被婉言拒绝。“就微博作业一事,我们已经不再接受采访。”杨溟认为,和媒体不同,教育界有许多的理念和方法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需要适当地专注于冷静,而非社会化的讨论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