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才理论 > 人才观察 >

“人才发展”访谈录:创新,就像站在针尖上跳舞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08-20 浏览次数:

 

  世纪之交,中国石油炼油催化剂研究史翻开新篇章。新一代降烯烃催化剂在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诞生,填补了中国石油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与国际上催化剂研发5到8年的周期比,用时仅半年就研制出新一代催化剂,可谓奇迹。

  奇迹的创造者,名叫高雄厚,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主任。

  10年,困境磨练独特品质

  作为兰州石化公司最早的一名催化专业研究生,1988年,高雄厚就和催化剂研发结下不解之缘。23年来,虽然所在单位机构、隶属关系几经变迁,但他一直扎根兰州,不曾离开他深爱的催化剂研发事业。

  回想起当年大西北的条件,高雄厚很是感慨,忆苦之后倍觉而今之甜。与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其他6名研究生,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都相继选择了离开。当时,高雄厚也曾徘徊过、痛苦过,但是前辈专家们淡泊名利、矢志不渝、献身科研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起初,只是情绪感动,这些年近花甲的老教授收入、条件还不如自己,衣服穿得比自己还破旧,却仍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摇瓶子”,依然坚守着实验室。后来,却是灵魂震撼,与老专家们的交谈交流,让高雄厚深深地感动了,奉献、牺牲、乐观……任何时候,这些可贵的精神都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条件所限,无法直接参与研发,高雄厚就独自潜心钻研国内外各种炼油催化剂的专利技术及相关专家的资料。10年时间,他研究了300多种专利技术和十几位有影响的专家,有时一项专利技术研究就达半年时间。

  10年积累与沉淀,一些规律逐渐浮现在高雄厚的脑海里,他深切地感受到,创新往往是从小处入手取得大的突破;重要技术往往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重大突破往往产生在各学科的边缘;所有成功的技术都是无数次失败的结晶……这些重要判断一直伴随着高雄厚,在他遭受挫折和遇到看似难以翻越的高峰时,这些宝贵判断给了他力量,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成功,在11次失败之后

  1999年,我国大力实施燃油清洁化战略,要求车用汽油的烯烃含量必须降到35%以下。而承担大部分汽油生产任务的催化裂化装置汽油烯烃含量普遍在50%以上,国内炼油厂急需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催化剂。

  专业术语和数字变动的背后,是这样残酷的现实:如果没有新的催化剂产生,我国绝大部分炼油企业要么需要投入巨资调整炼油装置,要么会面临因烯烃含量超标而不能出厂的困境。

  临危受命。高雄厚被任命为这一重大攻关项目的负责人。设备简陋、信息来源渠道少、时间紧、任务重,这些在别人看来很难逾越的困难,反倒激发了他的斗志和韧劲,这种品质是艰苦环境磨练之后的“产品”。

  为尽快攻破难题,他和同事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白天,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泡在实验室,所有试验都坚守现场,认真观察;晚上回到家,则对所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将过去几年的实验台账抱回家去研究。

  成功,在连续失败11次之后。高雄厚独辟蹊径,提出“减少烯烃生成的反应模式”,成为指导实验取得成功的全新而又独具匠心的理论。

  很多人问高雄厚,你当时是怎么想到的?高雄厚至今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他总是谆谆告诫:任何时候,自主创新都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亦步亦趋”,而要有自己的判断;从大处着眼,由小处入手;探索要大胆,创新要勇敢;越是困难的时候,就是离突破越近的时候,耐住寂寞,学会坚持,就一定能成功……高雄厚说,事实就是这样,成长成才,可以有很多共同的科学规律,但是却不会有“生产技术”和流程标准按照技术标准操作,就能生产出人才这个“产品”。

  人才,要像卒子恪尽职守

  高雄厚身上的荣誉很多,越来越多,国家的,集团公司的,学术领域的……在很多场合很多时候,他总要提到这样几个关键词,团队、同事,环境、氛围……他说,这不是我谦虚,而是事实如此。荣誉属于团队,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新一代催化剂的产生;感谢中国石油“允许失败”的宽松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没有这些好的软环境,就没有自主创新茁壮生长的土壤。

  熟悉高雄厚的人,越来越津津乐道于他常常提到的“人才理论”:

  其一曰“针尖理论”。高雄厚认为,自主创新就好像是在针尖上舞蹈,要有很高的艺术技巧,要做到“逆”与“顺”的辩证统一。比如,需要用别人难以捉摸的逆向思维来寻找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探索别人尚未发现的客观规律和研究空白。一旦发现了客观规律,就必须严格“顺”着规律办事。他说,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一事无成。

  其二曰“土豆丝理论”。高雄厚解释,炒一盘土豆丝很简单,但要炒出一盘极品土豆丝,就要从选材、切丝到炒菜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有些人说高雄厚对科技创新充满激情,有时琢磨一个问题,几天几夜通宵达旦不睡觉,对每一个环节、细节、机理都做到极致。“高雄厚就是这样一个人,打乒乓球,如果输了一次,他会琢磨几天想出一个新招赢回来。”有同事这样评价他。而力求完美的诉求,恰是自主创新前进的动力。

  其三曰“卒子理论”。高雄厚认为,每个科研人员都要像一个卒子,恪尽职守、精通本职,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说,我也是一个卒子。他所带领的团队没有什么“高人”和“全才”,但有很多倾毕生之力精通一个岗位技术的专家,在催化剂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