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导读 >

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返回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04-19 浏览次数: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在此背景下,教育政策学作为公共政策学的一个分支得到了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各大学纷纷进行相关教育政策研究,一些学者相继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到了2002年,教育部审核通过南京师范大学自主设置教育政策学专业。截止2010年已经有3所大学获得教育部审核通过,获权自主招收教育政策学研究生。然而与西方教育政策学发达程度相比,我国教育政策学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从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影响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因素两个方面,借助深入访谈和实际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展现了我国大学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整体面貌,分析了不同大学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影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四点建议。 本研究得出下面三点结论: 第一,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过程、生源和考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步形成了固定的培养形式,但是与西方相比,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二,通过对三所大学的研究发现,各个大学的人才培养形式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体现在培养形式的几个环节大体相同,差异性体现在具体内容上,各个大学都各具特色。 第三,影响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自主办学政策、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同时,这三个因素并非独立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人才培养。